沈阳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35年,解放后“一·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今日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已成为一个技术领先、管理有序、政通人和、发达的现代化企业,并努力挤身世界机械制造业强者之林。沈阳第一机床厂,创建于一九三五年。六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机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1955年11月,沈阳第一机床厂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正式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企业概述
沈阳第一机床厂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车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工厂于1996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厂拥有按专业化格局组建的现代化零件加工、部装、总装、喷漆包装等20个车间,工艺手段、装备实力处于国内同行业顶尖水平;工厂设有部属二类科技研究所--沈阳车床研究所和车床工艺处、计量检验处等技术处室,研发实力十分强大。工厂的产品主要分为数控机床、专用机床、普通机床三大类, CKS系列、CKH系列、CAK系列数控车床和TAC系列数控立车等在广大用户中享有盛誉,其中CAK系列数控车床于1997年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多年来,工厂一直以装备中国为己任,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国内外制造业累计提供了二十余万台金切机床,正在向着建设中国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的目标阔步前进。沈阳第一机床厂,将永远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向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增值”,与用户同行,共铸二十一世纪的辉煌。 在被誉为“中国机床之乡”的沈阳,有一家在八十年代被称为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首的企业 ——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35年,解放后“一·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156 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企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大力发展,尤其通过“八五”、“九五”期间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现已成为我国机床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级数控车床产业化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车床制造厂。
工厂现有职工310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1人。工厂分为东西两个厂区,东厂区位于铁西区兴华北街与北二路的交叉点,由机械加工、部装等车间和技术开发、综合管理等处室组成;西厂区位于于洪开发区于洪广场附近,由“八五”期间投资2.6亿元新建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总装、喷漆包装车间组成,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新厂区,装备了一系列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与仪器;东西厂区占地面积共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今日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已成为一个技术领先、管理有序、政通人和、发达的现代化企业,并努力挤身世界机械制造业强者之林。 沈阳第一机床厂,创建于一九三五年。六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机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工厂从投产至今,已为国内外制造行业提供了近三十万台金属切削设备,并以精良的品质著称。
一九九七年,工厂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数控机床产业化工程项目投标中,力拔头筹、一举中标,成为国家级重点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同年工厂生产的CAK系列数控机床被国家机械工业部评为机械工业的名牌产品。工厂现已完成以普通车床为主导产品向数控车床为主导产品的过渡,数控产品的产值约占年总产值的60%以上。
沈阳第一机床厂什么时间建立的?
沈阳第一机床厂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大型国营工业企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沈阳市,其前身为始建于1935年的三菱机器株式会社。1946年,改为沈阳第四机器制造厂。1949年,改为沈阳第一机器厂。1953年5月,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苏联机床制造与管理技术,实施全面改扩建工程。1955年11月,沈阳第一机床厂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正式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重大型数控机床、高速铣削中心、激光切割机、质量定心机及各种数控专用机床和数控刀架等;
另一类是普通机床,主要有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多轴自动车床、各种普通专机和机床附件,共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市场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沈阳第一机床厂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综合性机床研发制造企业,沈阳机床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卧式镗床、第一台自动车床和第一台数控车床,沈阳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的“机床之乡”。
近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政策的推动下及国内、国际机床市场持续攀升的需求拉动下,沈阳第一机床厂紧盯市场前沿、研判市场趋势、优化产品结构、立足自主创新、“雕琢”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不仅实现了经营规模的量级式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外客户心中树立起了“切削专家”的品牌形象。现今,沈阳机床已发展成为我国机床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拥有总资产近102亿元,已跻身世界机床行业前三位。